大学生生涯教育,怎么看
大学生生涯教育
——之始之终 1 传统的生涯教育是“中观”的,往往只能指导人“需要或可以如何如何”,但是具体怎么做、可资参考的标尺是什么、达到目标的蓝图是什么,都是抽象的。正如德鲁克所说:“无法量化的东西无法管理、无法达成”。通过上面以“终点素质”为蓝图的生涯教育,就可以很好地提供学生一个清晰的个人生涯成长参照系。 小景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兴奋地打开并认真地阅读录取通知上每一个字。在录取通知的第二页,她看到了一个“生涯发展测试”的说明,她根据流程打开链接,用手机完成了一个100多道题的测试。之后,她得到了一个关于个人大学生涯发展的报告,明了当前最大的短板是什么。然后根据她的专业,以及测试的结果,这个系统还给小景推荐了几个针对性的微课:关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框架与未来职业发展路径说明、关于所测试内容在大学生涯方面的思考关于当前生涯短板在大学里的应对之策。还没有到大学,大学已经为小景设置好了“可能的大学未来”任务! 高中的时候,老师总说“熬过这段时间,考上大学就“好了”于是大学成了“放松”、“自由”的代名词。结果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来到大学,面对种种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重新陷入迷茫。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生涯自我效能感入学的时候最高,然后一直往下跌,大学后半段开始回升,但无论如何毕业的时候也回升不到入学时的水准。因为我们往往过于理想化估计自己与未来,就导致选择的失落。其实大学生入职之后的失落也是这个原因。 生涯教育可以成为高中到大学(以及大学到职场)顺利过度的利器。就像篇头的小景同学那样,学校通过一个针对性的测评,了解小景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生涯发展短板,然后提供小景做好“如何过好大学”的指导建议,推荐她将来可以参加的学校社团,以及在这些社团要着力磨练/培养自己的哪方面的品质。这个测评报告与微课刺激了小景对即将要上的大学的好奇与渴望。 开学之后,与老师见的第一面,辅导员把精美设计的《个人生涯发展报告》装在很有设计感的信封里交到每个学生手里,并通过班会给学生进行了报告专业分析的讲解。这样,同学对个人的大学生涯发展有了更进一步专业的把握,每个人都暗暗定下了自己的目标以及接下来要做的事。 2 这个“大学前新生生涯发展报告”是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最早做起来的一个生涯教育延伸活动,为学生的大学适应、快速进入大学生活状态,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已经有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长春师范大学等学校做了类似的生涯教育措施,都对学生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那么,更进一步,如果要问:一个具有专业化成长的大学生,需要主动磨练、提升自己哪些素质呢?似乎立即浮现头脑的就是类似“忠诚、敬业精神、团队意识、领导力、沟通能力、激情”的词汇,但是这些词汇都代表着本专业的什么样的未来职场行为呢? 为此,有一个高校这样操作:第一步,基于自己当前的培养目标,选定学校认定的优秀毕业生(工作5-10年);第二步,使用专业的胜任力KBEI(key behavior events interview,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方法,对这些优秀毕业生进行访谈;第三步,找一些普通的毕业生(工作5-10年)的毕业生进行相同模式的访谈;第四步,提炼优秀者与普通者具有的高频素质项;第五步,区分优秀者的核心素质项。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里兰教授于1973年提出,胜任力素质是指能和参照效标(优秀的职场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的深层次特征,从品质和能力层面论证个体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目前稍有规模的企业,都有关于企业内部各个岗位的胜任力素质模型。 这个高校用这一套方法论,把未来优秀毕业生作为一个个的Position(岗位),分析其“胜任力素质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来指导在校的大学生。这时就可以回答“需要主动磨练、提升自己哪些素质”这个问题了。学校就此,制定出一个“优秀毕业生胜任素质模型”,而且模型里的每一个素质项都清晰的定义,以及每个素质的层级定义。 比如:针对“进取心”这个素质项:其定义为:具有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渴望有所建树,争取更大更好的发展;为自己设定较高的工作目标,勇于迎接挑战,要求自己工作成绩出色。 具体表现为:好胜心(有强烈的好胜心,不甘落后,勇于向未知领域挑战,以成功的事实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主动学习(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能不断接受新事物的出现,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自我发展(根据组织总的目标,制定个人的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3 进取心可以分为4级:第-1级——没有强烈的好胜心,对事业没有追求;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对于新事物的兴趣不高;没有明确的个人目标。第0级——有较强烈的好胜心,对事业有一定的追求,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有比较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会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职业素养;有较明确的个人目标,并为之奋斗。 第1级——能够虚心求教,主动从多种渠道吸收信息;能够迅速提高业务素质,并成为骨干;有好胜心,有必胜的信心,主动去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能很快地吸收新知识,新技能。 第2级——工作中争强好胜,制订高目标,为之奋斗;不断地追求完美;具有旺盛的精神,对待任何事物都有良好的工作面貌,谦虚、主动、积极进取、主动好学;勇于接受挑战,要求自己工作成绩出色;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并学以致用。 这样,就形成本学校某专业优秀毕业生(5-10年)的素质模型雷达图: 然后像小景这样的新生,就可以用这个雷达图来审视自己当前在这些素质项上的表现。自然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在这些素质项上得分的自助测评。而且每一个素质项上,还对应的学校各个选修课、社团、主题训练营以及学生专题项目,这样学生根据自己当前的“素质项短板”就可以主动参与相关的活动。随着大学生年级的提升,每一年学生都可以对自己的素质项进行自测,随时了解自己的素质短板,让大学生涯时刻都在一种“有目标的”确定状态。 同时,因为每一个素质项是由优秀毕业访谈而来,每个素质项下都有大量的行为样例,可以成为在校大学生非常有针对性的行为参照系。这样,大学生就可以非常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生涯内涵积累与成长。 目前,用这样的方法论进行优秀毕业生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大学已经许多。这样的模型,就具体化成为学生可以有效借鉴的生涯成长标尺。 4 如果把生涯以“以终为始”的原则为要点进行盘点,那么更完备的一个系统是这样的: 从入学前开始,即进入“大学生涯发展报告”项目,做好衔接教育;入学后进行“本专业优秀毕业生胜任力素质”测评,定位自己当前的素质(技能与品质)短板;然后学校开展一系列的落地生涯教育活动:相关素质训练——训练营、针对性社团活动、实习/践等。 传统的生涯教育是“中观”的,往往只能指导人“需要或可以如何如何”,但是具体怎么做、可资参考的标尺是什么、达到目标的蓝图是什么,都是抽象的。正如德鲁克所说:“无法量化的东西无法管理、无法达成”。通过上面以“终点素质”为蓝图的生涯教育,就可以很好地提供学生一个清晰的个人生涯成长参照系。
来源:中国大学生就业